[奥运盛会]呼吁:请关心农民工群体的奥运生活

2006年09月29日

2006-09-29

  有关“奥运期间将劝返农民工”的消息日前被否认。在27日奥组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运立法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周继东表示,目前关於“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劝返100万农民工”的说法是“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他说,北京市将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关於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对农民工在北京做贡献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这个澄清,显然会让众多因“劝返”传言而担忧的公众,放下心来。事实上,人们当初对误传的“奥运期间将劝返农民工”的关注,不仅仅是关乎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我们将如何对待城市建设者的态度的追问。

  无疑,农民工是时代进步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转型至今,中国社会已经日趋多元化,“白领”、“蓝领”之外已分化出“金领”与“粉领”等阶层。

  与此同时,曾被称作“无领阶层”的农民开始著自己的转型。一方面,他们离乡入城为中国经济起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在身份上也开始了由农民走向市民的艰难历程。

  然而,在这场城市化运动中,与其做出的贡献相比,农民工阶层的权利显然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节假日的劳动时间,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的生活,使许多人在生活上虽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并没有完全摆脱“权利贫困”的境地。

  应该说,正是因为受到这种“高产出”与“低回报”现象的薰染,一部分人情愿相信并不真实的“奥运期间将劝退农民工”这一消息;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深知这一消息背后隐藏的不公,公众与媒体纷纷质疑,道明自己反对的心声。

  农民工应当因劳动而得报偿,享受劳动成果的人应心怀感恩。每个劳动者,无论他有著怎样的出身、曾经接受过怎样的教育,都应该因为自己的创造而得到来自历史的酬劳与现实的报偿。

  谁也不能否认,农民曾经为中国工业化支付巨额成本。

  同样,在今日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中,许多农民离乡背井,甚至挈妇将雏,举家迁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显然,对於这些同时代的建设者,任何城市管理者都应一视同仁地允许他们久居城市,允许他们和其他城里人一样,可以坐下来分享城市的繁华。

  尽管在人生创富榜上,他们或许还没有为自己掘得“第一桶金”,但是,却在这座城市的繁华背景里留下了“无数桶汗”。

  奥运,是北京的奥运,也是世界的奥运;是富人的奥运,也是穷人的奥运;是地理意义上的奥运,也是时间意义上的奥运。它既记载了全球化时代的人类跨越地理与阶层走到一起、聚集一堂,同样将见证二十一世纪人类有著怎样的精神风貌。奥组委公开为“奥运期间将劝返农民工”的消息辟谣,证明尽管“在历史中迟到的中国”仍有不尽如人意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接受更加开放与进步的观念,在公共政策的实施上赋予一个时代应有的价值。所以,从建设奥运到享受奥运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仅不能有“劝返农民工”的势利之举,反而应该为这些曾经为北京建设出过苦力的农民工提供必要的享受奥运的便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你不能凭部分的富裕和繁华来判断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生活。”正因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底层民众的生活才能真正见证一个文明的高度;只有底层民众的奥运生活才能真正反映北京奥运的精神风貌。
 
(资料来源:新京报社论)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